黄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涨姿势真猛犸象冰河时期的庞然巨兽 [复制链接]

1#

真猛犸象

“猛犸”一词源自俄语“遗骸”的意思。狭义上,通常称真猛犸象为猛犸象或长毛猛犸象。真猛犸象身高一般在2.8—4米,体重8—10吨,以草为食。全身长有厚厚的毛,毛长达1米,且有内层绒毛,可以抵御严寒。它们的耳朵较现今的大象小很多,最大的也只有30厘米长。它们的头部很高而且尖,由于脊骨很长,肩膀上隆起像驼背,可能藏有大量的脂肪。真猛犸象的牙齿适合吃冻土层粗糙的草和灌木叶子。它们的皮肤与现今的大象差不多一样厚,但有大量的皮脂腺可以分泌油脂到毛发上,加强保温效果,它们的皮下脂肪层厚达8厘米,功能就像鲸鱼的鲸脂一样。

                      

基本信息

分类:长鼻目Proboscidea,真象科Elephantidae,猛犸象属Mammuthus

时代:晚更新世晚期(距今4—1万年)

产地:大连

体长:7m

肩高:3.5m

                      1长鼻类进化史                    

现代古脊椎动物学研究是从象化石开始的,目前,对象类进化线路及谱系关系的研究相对清晰。

象在哺乳动物分类上归于长鼻类,因上唇和鼻延长形成长长的灵活自如的大鼻子而得名。象的上门齿发达形成的强大的象牙,是现存陆地上生活的动物中体型最大的物种,人们俗称叫大象。现代的象类只有两个属,亚洲象属和非洲象属,分别生活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

遥远的地质时期象类很繁盛,象类的足迹遍布澳洲、南极以外的所有大陆。世界上已发现的象化石达多种。

象的祖先是始祖象,始新世晚期-渐新世早期出现于非洲北部埃及、利比亚、苏丹等地。它的体形大小与家猪差不多,没有大的象牙和长鼻。在渐新世晚期,始祖象沿着三个方向发展,一支是恐象类,一支是短颌乳齿象类,第三支是长颌乳齿象,由真象类剑齿象等最后进化到猛犸象和现代象。

在中新世时象类得到迅速发展,形态多样,种类繁多,足迹遍及到澳大利亚以外的全部大陆。中新世时最繁盛的长鼻目是乳齿象类,乳齿象又分为长颌乳齿象和短颌乳齿象。长颌乳齿象一般归入嵌齿象科,其中最基本的类型是嵌齿象,嵌齿象吻部较长,象鼻较短,上下颌均有象牙,上下镶嵌。短颌乳齿象一般归入乳齿象科,种类较少,但是分布广泛,生存时间也较长,其中最著名的是美洲乳齿象,其外形与猛犸象有点相像,二者很容易混淆,但二者亲缘关系较远。美洲乳齿象和猛犸象一样,是在人类到到美洲后才灭绝的。长鼻目中还有一个很特殊的恐象类,与其它象类不同,上颌没有象牙而下颌有向下弯曲的象牙。恐象类的分布仅限于旧大陆,自中新世出现时就已经相当特化,后来一直到灭绝时都没有太大的变化。现存的象类属于真象类,归于象科,可能在中新世时起源于非洲的嵌齿象类。真象类体型巨大,头骨短而高,上门齿非常发达,而下门齿消失,臼齿大且上下颌均只有一对,磨损后更换,臼齿上齿脊密集,并在进步类型进化成齿板,根据臼齿特征又分成较原始的脊齿型真象和进步的板齿型真象两大类。脊齿型真象包括早期的剑棱齿象(脊棱齿象)和后期的剑齿象(脊齿象),剑棱齿象是最早的真象类,在中新世中晚期就已出现,剑齿象比较繁盛,包括一些著名的古象,也是我国南方更新世动物群的代表性动物。板齿型真象包括现存的非洲象、亚洲象以及已经灭绝的猛犸象和古菱齿象等。猛犸象中的真猛犸象是一种身披长毛、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大象,但其它的种类并非均有长毛,也并非分布于寒冷地区。真猛犸象与现在亚洲象的亲缘关系亲密,应该是亚洲象的直系祖先。而古棱齿象则与现在的非洲象关系亲密,应该是非洲象的直系祖先。

长鼻类的系统发育

长鼻类的系统进化示意图(王元,)

                      2长鼻类头骨的演化                    

象类演化趋势(自上而下):

头骨前后变窄,上下变高

                      3长鼻类牙齿的演化                    

象类颊齿演化趋势(自上而下):

臼齿齿冠增高,齿板增多,齿脊变薄;上门齿也越来越长

                      4长鼻类颊齿的系统发育特征                    

象类颊齿的生长的方式是独一无二的。象一生中先后换6次(颗)颊齿,换牙向前水平替换。根据上述换齿规律,依据象的齿骨上保留的臼齿序列,可大致判断象的年龄。

颊齿Ⅰ,2-3岁时换掉;

颊齿Ⅱ,4-6岁时换掉;

颊齿Ⅲ,9-15岁时换掉;

颊齿Ⅳ,18-28岁时换掉;

颊齿Ⅴ,40-45岁时换掉;

平均年龄是60岁左右。

                      5猛犸象的演化史                    

猛犸象是一个曾经生活于非洲、亚洲、欧洲、北美等不同区域中的热带、温带和寒带等不同生态环境的成功的生物类群。已知最早的猛犸象约—万年前起源于非洲。其后,它们向北迁移、扩散,广泛地分布于泛欧亚大陆和北美,绝灭于3,年前。

始祖象从北非(埃及、苏丹、利比亚)向北美、欧亚大陆扩散示意图

                      6猛犸象的分布                    

猛犸象的最早种类是非洲猛犸象,最初出现在大约万年前的上新纪的北非,化石在乍得,利比亚,摩洛哥和突尼斯都有发现。另一个最古老的种类是南非和肯尼亚的南非猛犸象,大约生活在万年前。非洲的猛犸象后来迁徙到了欧洲并进化出了南方猛犸象,南方猛犸象又进入了亚洲还通过了白令陆桥到达了北美洲。在中更新世温暖的气候明显恶化了,因此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大草原和森林变成了不肥沃的干草原,因此南方猛犸象和帝王猛犸象被更适应寒冷气候的可能起源于万年前的华北(魏光飚)的草原猛犸象取代了。真猛犸象出现在大约30万年前,真猛犸象更好能应付冰河时期的极端寒冷,最终在晚更新世取代了草原猛犸象。真猛玛象是猛犸象属非常成功的一个种,它们在从西班牙到北美洲有大量种群。

末次冰期时真猛犸象的分布范围(浅绿色部分)

                      7东北地区更新世晚期真猛犸象扩散事件                    

真猛犸象成种后多次向西扩散至欧洲,向东经白令海峡扩散至北美,向南扩散至中国和日本。中国济南是猛犸象化石的全球最南端分布记录。真猛犸象的一个岛屿化石类群直到距今3,年前才最后绝灭。

研究发现,真猛犸象在我国境内至少有两次大的向南迁徙过程。第一次大致是在距今4—2.6万年前的晚更新世晚期,真猛犸象从西伯利亚进入我国境内,继而向松辽平原延展,与披毛犀等会合,形成了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特点是体型大,种群密度大。第二次迁移时期大致是在距今2.3—1.2万年前晚更新世末期,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在我国东北辽阔的松辽平原广泛分布。同时,向南延伸将近10个纬度,达到山东半岛。这时候的种群特点是体型缩小、种群密度降低。

真猛犸象第二次南侵时分布图

猛犸象在中国境内向西扩散过程中,从未越过东经线,而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的其他动物则没有这种现象。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同时期在华北地区生活一种叫古棱齿象的大型象类,东经线以西属于它的地盘。古棱齿象体型较大,长有粗壮的、长长的象牙,是攻击的锐利武器,猛犸象在与其争斗时总是处于下风,因此始终没有越过东经线。几万年后的今天,猛犸象的后裔亚洲象估计也不是古棱齿象的后裔非洲象的对手。

真猛犸象扩散事件

(红色虚线为猛犸象与古棱齿象的分界线)

据目前掌握的材料,真猛犸象在中国东北、华北地区的首次出现的时间很可能不早于4万年前,并在1.1万年前发生的末次冰期大绝灭事件中,与欧亚大陆及北美的大陆型真猛犸象一起,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8猛犸象与史前古人类                    

早更新世以来欧亚大陆多处遗址中猛犸象化石与人类化石或人工制品的共同出现,表明人类与猛犸象曾长期生活在同一生态圈。仅华北地区泥河湾盆地,古人类与草原猛犸象共存的时间就至少有60万年,该遗址中猛犸象肋骨化石上可见清晰的砍砸和刮削痕迹,表明人类曾以猛犸象为食。

史前古人类活动遗址中发现的猛犸象岩画

洞穴壁画上的猛犸象

猛犸象与史前人类艺术品

大连自然博物馆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