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10月20日至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委主席习近平深入东营市的*河入海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河原蓄滞洪区居民迁建社区等,实地了解*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河宁,天下平。”治理*河,历来是安民兴邦的大事,保护*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九曲*河从山东入海。跟随总书记的脚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推出“*河谣”系列报道,通过讲述“*河故事”,记录大河哺育下的齐鲁大地,用生态保护续写高质量发展;通过描绘“大河蓝图”,看山东落实好国家战略,确保*河安澜之下的使命担当。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首席记者郭春雨记者张锡坤通讯员马文哲
这是一颗非常饱满的*豆,圆圆滚滚的身子,带着小小的种脐,从深褐色的豆荚中爆出来,骨碌碌地滚在手心。
*河三角洲的农人们,知道这颗*豆的价值:这是盐碱地上种出来的粮食!这片曾经极为贫瘠的土地,如今已经成为高产的粮仓。
10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他俯身弯腰摘下几个豆荚,轻轻用手捻开,一颗颗豆子“跳脱”出来。总书记仔细端详,然后将一颗豆子放进嘴里——观成色、话产量、问面积。来到农技人员身边,总书记深情勉励:“论文写在大地上,你们这件事做得很好。”
盐碱地大豆亩产翻了四倍
晴空万里,正是收获大豆的好天气。
种田大户靳振东给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的记者掰开一个豆荚,圆滚滚的三粒*豆从豆荚中跳出来:“这是东航-D95大豆,昨天验收,亩产到了斤!”
风吹过一望无际的豆田,沉甸甸的豆荚像摇晃的铃铛,发出“沙沙”的细微声音。这是盐碱地上最为动人的乐章。
盐碱地上的*豆
*河三角洲,是*河入海口携带泥沙在渤海凹陷处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由此,其中心城市、建市只有38年的东营市成为中国唯一一个土地不断增长的地级市,但这座年轻的城市在诞生之初便面临着一个世界性难题——盐碱地治理。
盐碱地被称为土地的“绝症”,重度盐碱地几乎是一片不毛之地。测量显示,东营市盐碱地面积达到约万亩,居全省首位。
年11月,*三角农高区挂牌成立。从诞生之初,这块总面积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成为“希望的田野”:农高区80%以上是盐碱地,盐分含量从1‰-10‰自西向东梯次分布,正因为盐碱地的类型极为全面,因此“国字号”农高区肩负破解特殊难题的使命——盐碱地综合利用。
根据粗略统计,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可以利用的就有5.5亿亩,而这其中至少有约2亿亩具有改造潜力。如何做好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这篇“大文章”,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如今,这片曾经贫瘠的盐碱地,正迎来丰收的季节。
“东航-D95大豆的品质特别好,不仅各种营养成分高,而且特别适合做豆浆,做出来的豆浆细腻少渣,而且没有豆腥气。”靳振东拿起一个豆荚给记者看,“这个豆荚多么饱满!每一个豆荚里面基本都有三粒、四粒的豆子,盐碱地上能种出这么好的豆子,就连来验收产量的专家都觉得不可思议。”
靳振东的豆田迎来了丰收
来到另外一片尚未成熟的青绿色豆田,靳振东随手拔出一棵豆子,给记者看粗壮的根茎,“这个品种是东航-D11,这个根粗抗倒伏,而且产量更高,从上到下满满都是豆荚。”
按照成熟度来推算,这片豆田大概还有一个多星期就能收获,“专家估计,这次的亩产可以达到多斤!”这样的产量是什么概念?生于斯、长于斯的靳振东清楚地记得,小时候这片土地的大豆产量,一亩地只有多斤,而这还是风调雨顺、精心护理的前提下。“来干活的农民都被这么多的豆子惊到了,他们问我要种子,说明年也要跟着种。”
靳振东对于产量的估计绝不是盲目乐观。数据显示,*三角农高区的航天大豆试验品种的最高亩产可达斤,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土地的丰收,更是盐碱地变沃土粮仓的讯号。
向盐碱地要丰收
“总书记在豆田里俯身弯腰摘下几个豆荚,用手捻开仔细端详,然后将一颗豆子放进嘴里咬了一下。”*三角农高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罗守玉回忆当时的情景。
深秋的农高区,在*三角广袤的原野中像一块斑斓的画布。苜蓿、藜麦、绿肥作物、大豆……这些耐盐作物,在这里展现出令人称奇的种植效果。考察中,沿着大田一一走过,总书记仔细了解,不时询问作物特性、品质、产量、效益。“总书记对耐盐作物管理非常关心,也非常了解。藜麦是种新作物,总书记能准确说出它的一些特性。”罗守玉说。
罗守玉介绍情况
“当时总书记提到,土地资源是很宝贵的,抗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提高土地增量是很有意义的,对中国粮仓、中国饭碗也能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论文写在大地上,你们这件事做得很好。“罗守玉回忆,在向总书记汇报时,总书记专门问起全国农高区和盐碱地情况。“总书记心里一直装着粮食安全,装着中国饭碗。”
向盐碱地要粮食,最难的就是如何破解土地的盐碱化,对此农高区创新使用了“管道节水降盐新模式”:过去调控土壤盐分,主要是用“深沟大壑”“大水漫灌”,简单理解就是用大水去冲走土壤里的盐分,这样的方法不仅费水,而且效果也不稳定。现在则是用“管道”代替了过去的“渠道”,一条小沟代替了过去的10米宽深沟。一亩地用20多方水就足够。采用这一新模式后,农高区盐碱地土壤盐分从4‰-6‰稳定下降到3‰以下,由中度盐碱地降为轻度盐碱地,节约淡水38%以上。
“做个比喻,以前的降盐是用‘西医’的模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现在则是采用‘中医’的治疗模式,将土地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综合治理,将盐分调控在一定的程度。”罗守玉说,仅采用构建管道节水降盐新模式还不足够,同时还要推广应用微生物菌剂改良土壤、精准施肥技术,开展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推行种植制度改革,增加植被涵养生态……
盐碱地上豆田迎来丰收
不仅如此,选育耐盐碱的品种,也极为重要。在育种的选择上,*三角农高区正在探索由传统的田间筛选和杂交育种,向分子设计育种转变。近年来,各个育种团队在农高区搜集保存了耐盐种质资源1.8万份,筛选评价了育种材料余份,初步选育出37个新品系,示范推广9.2万亩,亩增效益15%-20%。多条腿走路,*三角农高区走出了一条盐碱地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的路子,昔日的“不毛之地”变为年轻的“希望之地”。
实现大豆“自给之梦”
在今年的种植中,因为秋汛多、霜降早,豆子的产量还是受到了一定影响。
靳振东想着在明年的种植中继续调整种植方法,将科技的影响力发挥到最大,从而抵抗自然界影响的不确定因素,“种地不能像以前那样靠天收、靠人勤,不讲究科学种田,地里收不出粮食。”
靳振东告诉记者,在收获之前自己会聘一些附近的农民来帮着清除田里的杂草,而这些农民的年龄普遍超过了60岁,“年轻人不爱种地了,因为种地累,没有打工挣得多。”
在靳振东看来,如果土地产出高、机械化程度高,当职业农民也能高收入,“那年轻人肯定还会回到土地上”。
如今,盐碱地上大豆的丰收,让种地致富的愿景有了希望:在种植中,靳振东的作物已经基本做到了全部使用机械化作业,而盐碱地的平整、连片,也让机械化作业有了先天的优势。在人力成本逐渐增长的前提下,让机械取代人工的农场模式,已经成为未来粮食种植的主流趋势。
“我去年大概种植了多亩豆子,今年种植了多亩。”靳振东说,明年计划在农高区内种植豆子亩,“这个品种和种植方法太好了,我们计划在全东营进行推广,种植地达到1万亩。”
将东营广袤而贫瘠的盐碱地变成粮仓,这让靳振东想想就激动:“老百姓相信眼见为实,他们看到这么好的豆子,都想要跟着种,明年推广也不成问题。”
在*三角农高区,果实累累的豆田,正阡陌相连,如燎原之势。
更深层次的意义,就藏在这丰收的豆田背后:虽然我国大豆产量在持续上升,但由于需求量的日益增长,供应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仍需大量进口,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提高单产和扩大种植面积,是弥补我国大豆缺口的主要解决途径。
有专家估计,我国有近5.5亿亩盐碱地,如果一方面实现现有耕地大豆单产翻番,另一方面增加1亿亩边际土地来种植大豆,实现盐碱地大豆亩产公斤的水平,那么我国就有望实现40%~50%的大豆自给率。耐盐碱大豆新品系的出现,为深耕盐碱地、充裕大粮仓提供了核心要素。
盐碱地上,一颗*豆的传奇,仍在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