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都说酱油是菜肴的灵*
一道菜好不好吃,酱油的功劳可不小
上好的酱油不仅可以调味,还能提鲜
它可以把食物中的鲜香烘托得更加芬芳
白切鸡、白切猪脚、白切鹅……
白切类的菜肴更是离不开酱油
而玉林人聊到酱油
就不得不提陆川乌石酱油
乌石酱油的香味从祖上一路飘过来,距今已有多年历史。乌石酱油的制作方法既古老、传统又纯天然,味道鲜美香醇,颜色瑰丽棕红,酱浓色泽透亮,久贮不会霉变。早在清道光元年(公元年),乌石的酱油酿造业就相当出名,距今也有多年的历史了,成为陆川当地的一张名片。鼎盛时期,乌石的酱油厂达几十家,近年受广东酱油工厂机械化生产的冲击,乌石的手工作坊酱油厂只剩下下寥寥几家,他们还在秉持先辈的传统工艺,天然晒制,原汁原味,维护着乌石酱油这个百年品牌的味道。
成品晒油酱香浓郁
酱油也叫晒油
“好香啊!这些缸装着的都是酱油吗?”走进陆川县乌石镇龙化村官垌屯的香如故晒油坊,只见院子里,一百多口大缸整齐地摆放在晒场上,酱油的香气自缸内飘溢而出,弥漫在空气中。
“对啊,这些缸里全是传统古法制作的晒油,乌石晒油源于明朝末年,历史悠久。”负责人李新昌介绍,从一粒*豆到一滴酱油的诞生,要经历煮、拌、发酵、缸晒等数十道工序。所以,乌石酱油并非徒有其名,它是实实在在的上等配料。
▲蒸煮豆子。
“正宗的乌石晒油,呈黑*色,有黏性,是浓缩的液体混和物,味道香甜且芬芳。”李新昌说,从古至今,制作乌石酱油的师傅对技术精益求精,从蒸化到发酵,储在缸里,搁置在炎炎烈日底下,天天曝晒,时间长达一年之久。
李新昌说:“乌石酱油以久晒而取胜,曝晒越久品质越是上乘,因此,乌石酱油也叫乌石晒油。”
躺赢的“豆生”
躺赢,顾名思义就是躺着也能赢,即便不作为也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这里用来形容晒油坊里的*豆们最贴切不过了。
▲开盖让酱油享受日光浴
将*豆蒸熟,冷却,拌入面粉,发酵,再移入大缸内,陈列在晒场上,豆子们便开始沐浴着阳光,吸收着天地日月之精华,长达一年之久。
*豆们的“豆生”确实是惬意。但工人们每天的工作枯燥乏味。
早晨,若是出太阳,便要揭开盖子,让豆子们晒太阳,到了晚上日落后,则要盖上盖子,让豆子们继续发酵。
▲日复一日,工人们重复着揭缸盖和盖缸盖的动作。
日复一日,翻来覆去,工人们重重复复地做着这些工作,确实累人又枯燥。
“传统古法酿造的晒油就是这样,没办法,任何一个步骤都不能怠慢,否则就会影响到品质和口感。”李新昌说。
酱香让人久久回味
传统古法酿造的乌石酱油可谓取大豆之精华,再经长时间日晒发酵而成,酱香浓郁,味鲜醇厚。用手沾一点放在口中,口齿生津,酱香让人久久回味。
▲发酵中的酱油
如今,陆川乌石酱油经过一代又一代酱油师傅们的言传身教和精心酿造,不但保留了传统的鲜美味道,成为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调味品,而且经过包装也已成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
“我希望乌石的传统晒油手艺能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李新昌说,老匠人们酿造古法晒油的手艺不能消失,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如今乌石的晒油远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这让他很欣慰。
来源
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雅维廖源
责编
李媚
校对
张冠中
审核
宋建州
监制
陈俐
出品
玉林日报全媒体
你还想知道的这些事
玉林日报新媒体矩阵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